• 暂无相关信息
  •  
    缓中求进 以科技促针织强国
    作者:文|本刊记者 梁瑞丽 时间:2015-05-14 评论(0)
    2014年,我国针织行业在当前世界经济多变的环境下,全行业仍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出口总额达到1061亿美元,再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全行业仍面临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宏观形势,行业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也更加凸显。应该看到,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是某家企业或某个行业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各行业的联合创新来破解难题。
    为引领针织行业企业寻找未来的发展机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全球竞争新优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推动行业发展。4月16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五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成功召开。



    整体看缓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表示,行业的“缓中求进”首先体现在行业运行整体看缓。随着国家GDP增速不断趋缓,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速也不断降低。今年1~2月,针织织物企业和针织服装企业的主营业务增速分别同比增长7.7%和7.9%,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4%和23.4%,针织织物和针织服装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同比增长7.11%和-1.9%。同时,从2010年~2014年全国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曲线来看,呈现逐渐下降及增速趋缓的发展状态,2014年,全国投资增速为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2%。外务劳工劳动力月收入增速也呈趋缓状态。
    今年1~2月,针织行业的进出口情况也表现出两极态势。针织织物和针织服装的出口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0.84%和10.11%,进口数量同比分别下降31.32%和1.68%。因东南亚是我国针织面料的主要出口市场,所以,40.84%的高增速表明东南亚针织产品的加工数量正快速增长。同时,进口数量的下滑表明我国内需市场需求不足。
    既要求“进”也要忌“险”
    在整体看缓的行业大背景下,针织行业必须冷静思“变”。如通过实现“互联网+”和纺织业的结合推进行业转型,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珠三角及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机遇,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加快工业4.0的推进。
    在杨世滨看来,要实现这些,行业必须动手求“进”。面对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行业要加快供应链整合和人才结构调整,调整心态和预期,在消费升级快、技术转型慢及上涨的人均工资和技能钝化的环境下,找到行业创新和升级的机会点。在行业创新升级的关键发展期,杨世滨提醒企业切忌涉险,谨防跨界多元投资之险、轻视困难之险、担保互保之险和急于求成之险。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张延恺指出,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运行压力过大,这种压力既有生产要素上涨等外部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的因素,比如产业雷同及结构性过剩问题。作为产业链结构最完整的针织行业,加强跨行业的创新驱动,对未来行业整体结构的调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届理事会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宣布了相关人事任命及理事单位的变更决定。天纺标(天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传兵、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魏国峰分别接替于建军、濮新达担任协会副会长。同时,诸城裕民针织有限公司、屹立锦纶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际羊毛局为新增针织协会理事单位,泰安市丽源工贸有限公司新增为针织协会会员单位。
    “申洲杯”的科技助力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美食和文化,那针尖上的中国呢,就是“申洲杯”针织科技大会。大会每届会邀请针织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做相关主题报告,重点分析针织行业宏观经济形势、针织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节能环保等行业热点问题,聚集全行业的智慧,为针织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申洲杯”针织科技大会今年已经是第五届,本届会议以“创新驱动助力行业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针织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做“电脑横机成型编织技术在服饰上的应用”、“经编成型编织技术综述”、“精细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的开发”、“针织成衣车间少人化、自动化的探索”、“针织面料气流及连续染整新技术”等相关主题报告。
    会议期间,为促进针织行业技术交流,推动针织行业科技进步及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经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评审,并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批准,“针织成形技术研究进展”等32篇论文被评选为第五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优秀论文。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