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面料展】2016智能纺织品从“气质”到“品质”
    作者:本刊记者 张震晓 时间:2016-03-08 评论(0)
    如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高频热词,围绕智能制造,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组成了整个智能体系。其中,智能产品作为满足消费需求的主体,在智能体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广义上说,智能纺织品是指一类应用纺织,电子、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开发的具有高智能化的纺织品,它基于仿生学概念,能够模拟生命系统,同时有感知和反应双重功能。狭义上的智能纺织品是指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它将微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融合到纺织品中,能按照预先的设定采集信号,并对信号做出处理及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智能纺织品已经不再是噱头,将传感器与纤维结合起来,让面料成为计算机,再制作成服装,这样的智能纺织品已经逐步市场化,不再让人远远地“主要看气质”,而是更加注重品质。

    国外现状: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
    国外智能纺织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大多用来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其中风靡了数年的3D打印已经进入了稳定的阶段;此外,通过智能材料的加入而使纺织品具备某种功能,成为最常见的方式。首先是3D 打印技术。确切的说,3D 打印技术应该属于智能生产的范畴。2015 年,3D 打印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包含服装、鞋子、配件等诸多实际运用。阿迪达斯推出了第一双可以面向消费者的3D 打印跑鞋Future craft 3D,Nike 也为湖人队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打造了基于Flyknit 技术的专属篮球鞋,New Balance 也趁机发布了自己将于2016 年正式量产的第一款3D 打印高性能跑鞋,NBA也表示在2016 年即将面向消费者推出定制版的3D 打印球衣⋯⋯基于这一智能生产的产品具备了传统纺织品无法具备的特性。
    除了3D 打印产品,最常见的智能纺织品是在传统纺织品中添加智能材料。例如第一视角可穿戴式设备,运动员穿着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的衣服参加比赛,便可以录制、直播球员视角的视频;智能内衣,将传感器巧妙编制在布料内,可以监测心率、卡路里、距离等参数并实时与客户端连接。还有在传统面料中添加纳米物质,研制出可导电的面料,用这种新面料制成的衣服,不仅能够呈现不同的状态,还能为手机和随身听充电。
    此外,谷歌Google 发布了一款由智能纤维编制而成的布料,内含有极小的电子元件,可以以此来控制手机、电脑或是其他智能设备。目前,谷歌Google 已与Levi's 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使用该智能面料的服饰。值得提到的是,这款面料能屈能伸,可以水洗,可以制成任何服装,和普通布料没什么两样。
    国内现状:从很多创意到逐一落地
    国外智能纺织品正在蓬勃发展,国内纺织行业在智能产品方面又有着怎样的成果呢?
    早在5 年前,清华大学就开始了对智能面料的研究。清华大学本身拥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设计优势,同时积极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了解新材料更多的可能性,将一些通常认为不能服用的新材料植入,开发出一些新的面料,借助色彩、剪裁、设计等元素,实现纺织品的“智能化”。比如,将LED 织入布料,通过光感让织物增加了新的维度;再如,将传导性金属丝植入纤维,开发具有感应功能的面料⋯⋯新的面料也激发了许多其他领域的联想,包括和医学院合作,将探测到的脑电波通过LED 服装或配饰显示出可视化的效果。
    如今,清华大学以“生态奢侈品”为理念,将技术、自然植物与纺织品设计相结合,同时以交互设计的方式在穿着者身体空间范围内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自身生态系统。由这样的面料制成的一件衣服,一天内会根据光线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此外,清华大学还针对被动吸烟、空气污染等威胁人们健康的问题,开发了配置烟感和空气循环系统的纺织品。
    除了专业院校和研发部门的超前眼光,很多企业也已走上了“智能”的道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5 年底,深圳智游人科技有限公司就发布了国内首个专为运动女性量身打造的智能运动产品——律动智能运动内衣。律动智能运动内衣充分考虑了安全、舒适及美观性,采用290 克重专业运动面料和特制的环形金色柔软生物面料,无缝贴合,经过严格校调的传感标签可以读取微小的生物识别信号,能够实时呈现心率数据。智能纺织品的创意还不止于此,在2015 年的绍兴柯桥面辅料博览会上,就出现了一款智能化面料成衣速配系统,只需扫描一下面料,便可以转变成电脑中不同款式的服装,使面料的成衣展示更加方便快捷。

    发展趋势:从特殊领域到大众消费
    看过智能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之后,再来说说智能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有人以体育产业的应用为例做了预测。如果说2015 年体育产业的主题是资本、政策、赛事,那科技将会成为2016 年体育的关键词之一,其中就包括3D 打印和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推及到其他应用领域也是如此。
    例如服装类可穿戴式设备,专家认为其真正的爆发点在布料编织技艺及柔韧性传感器的技术突破上。由此可以预见,2016 年将会出现大批携带智能传感器的运动服装产生,并且这些传感器都会以面料编织物的形式存在,结束在衣服上绑定传感器的时代,开启真正的可穿戴式智能纺织品时代。在体育运动领域,适应不同运动场景的服装面料、微型传感器监测、实时数据通信、可定制化量体裁衣都将成为特色。2016 年还将会出现大量基于运动项目、赛事的数据监测性可穿戴式设备,并且在数据的传输、可视化、大数据应用方面有重大突破。
    有着势不可挡的良好发展前景,新兴的智能纺织品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让产品更加市场化。以清华大学的研发成果为例,很多智能纺织品实际上都已经验成功,相应的成衣作品也都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展会上展出过。面对这些“作品”的市场化,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是问题,在下游找批量生产商、进入应用领域是比较容易的。但更多的人认为,智能纺织品不是研发出来、生产出来就能真正实现市场化的,更重要的还需要消费阶层了解并接受。
    对此,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孙超表示,如今的体育赛事中都在使用智能纺织品,在体育产业,智能纺织品的科研成果转化并不难,只要定位准确、性能优越,一个新成果出来,就会有相应的球队或国家队使用。而在大众消费领域,基于智能纺织品的特殊属性——为的是实现一些特殊功能,因此目前市场空间并不大,要想在大众消费领域找到突破口,还需要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发更贴近生活、更舒适好穿的智能纺织品。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