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纺织人八方驰援】恒天重工、江苏联发、申洲集团、斐戈集团全力护航抗疫“生命线”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20-02-17 评论(0)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抗击疫情战役进入攻坚阶段,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用捐款、捐物等方式奉献自己的爱心,贡献纺织力量,勇担行业责任,谱写爱的奉献。
    《中国纺织》杂志全媒体平台将持续进行抗击疫情阻击战相关报道,为行业力量发声!

    恒天重工:护航“生命”线

    2月3日,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裕忠新材料公司的紧急联络函,公司将提前运行选用了恒天重工涤纶短纤成套设备的高端卫生材料用纤维生产线,亟待恒天重工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护航”。
    这条生产线生产的高性能复合纤维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材料。在防疫卫生防护用品紧缺的当前,多生产一份高端卫生材料用纤维材料,就能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多提供一份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此次援助刻不容缓,恒天重工技开中心副主任张秋萍带队的仪电、设备及设计等7名技术人员在接到联络函的第一时间已做好准备,随时奔赴生产一线。
    由于航路限制,一票难求。但一切都得为一线和疫情让路,恒天重工不惜代价,费尽周折,终于买到3张高铁车票,3名技术人员率先赶赴生产一线。随后,经重重沟通联系,其他4位技术人员也通过各种渠道,抵达裕忠新材料公司生产现场,为这条纤维年产量达2万吨的生产线,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保证了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累计捐款186.129万元
    江苏联发积极支持疫情防控

    打赢疫情阻击战,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疫情的发展和同胞的安危,时刻牵动着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心。
    为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聚焦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任务的同时,中共江苏联发党委向全体员工发出“奉献一片爱心,贡献一份力量”的倡议,积极组织为湖北疫情防控捐款活动,表达联发股份全体职工对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定支持。
    截至2月13日,江苏联发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海安红十字会向武汉地区捐款100万元,全体职工向海安慈善总会捐款86.129万元,专门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旗下南通联发天翔印染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皮卡丘和胖丁系列家纺产品温暖着武汉方舱医院里的患者。


    宁波员工最多企业
    申洲集团包车700辆接人 自制口罩供企业自用

    2月13日下午四点,一辆特殊的大巴车停靠在申洲国际的宿舍楼下。这辆载着20多名外地员工的大巴车,是首批抵达宁波的外地员工返岗包车。
    作为国内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企业,申洲集团在宁波共有员工4万多名,是宁波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从2009年开始,公司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安排包车,免费接送员工返乡和返岗,十年来累计耗资2亿多元。
    700辆大巴 接1.8万员工返岗
    为了春节前的员工返乡,申洲集团安排了200多辆大巴车,送9000多名员工返乡过年。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选择乘坐公司包车返岗的员工大幅增加。为了让车上人员保持一定距离,每辆大巴按照额定载客人员的50%控制人数,所以返岗大巴车数量是原先的四倍左右。
    因为疫情的原因,申洲从1月底就开始着手准备,统计人员、安排车辆、对接各地政策、安排防疫措施,只有把工作提前安排好,才能确保员工返岗过程安全、顺利。在保证空车率的基础上,申洲共派出了700余辆大巴,从四川、甘肃、山西、云南、山东等14个省市迎接员工复工。估计到月底可以把1.8万名员工全部接回宁波。
    作为首批复工复产企业,2月10日申洲集团已有首批1.4万名员工复工。防疫、复工两手抓,该公司配备了30台红外热成像仪,员工进入厂区都要进行体温测试,一天测试三次,体温正常才能进入工厂。复工的员工除了要戴口罩,也适当增加了工位之间的距离。此外,公司还为每个员工建立了二维码信息表,做到“一人一档”精准防控。
    抗菌面料自制口罩 解企业燃眉之急

    内外层布料分别拉平,由机器裁剪成型、平车缝合,再锁边缝上耳带……昨天上午,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打样车间内,伴随缝纫机的响声,一个又一个自制口罩出炉了。
    “每名熟练工人日均能缝制200个口罩,现在每天能生产数万个作为企业储备,待‘弹尽粮绝’后即可补充使用。”申洲国际集团董事长马建荣告诉记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药房、超市里口罩脱销,不仅市民买不到口罩,一线医院急求口罩的消息也频频传出。
    作为宁波员工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申洲同样面临着口罩短缺的困境。“公司有近4万名员工,靠春节前在越南、柬埔寨等地抢购的口罩库存,现在每人每天一个,撑不了两三天了。”马建荣说。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海外订单,一边是马上见底的口罩“余粮”,如何在复工与防疫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如自己做,把稀缺的医用口罩留给医务人员。”面对防疫物资短缺的困境,申洲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向社会捐献出5万个从海外抢购的医用口罩以后,马上抽调100名打样师傅,开始了自制口罩的研发、生产。
    按照目前的医用标准,制作口罩的各类原材料已非常紧缺,但申洲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一大批熟练工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服饰品牌多年的合作,申洲已将布料的抗菌、速干性能发挥到极致,并拥有多项专利,各项指标走在行业前列。
    申洲自制的双层口罩,每个的面料成本在2元以上,而普通的医用一次性口罩成本仅在0.6元上下。口罩虽由手工制作,但各项环节毫不马虎,拉布、裁剪、缝制,到最后的剪线头、消毒杀菌,各项步骤井然有序。
    “有总比没有好,其实现在的做法也只能是应急,在红外线测温等防疫手段的基础上,戴上这种自制口罩,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内的飞沫传播。”马建荣坦言。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逐步规范。眼下,公司从江苏预订的2吨医用口罩内层材料——熔喷布已经在路上了,后天即可收货,每吨熔喷布可制作100万个口罩。同时,申洲将与宁波的各家检测公司联系,使口罩生产进一步标准化。
    申洲也正与瑞士等地的公司洽谈,希望能早日引进医用口罩流水线,为员工提供更专业的防护装备。
     

    捐款物60万元,推迟订单生产口罩和隔离服
    斐戈集团是这样支持“抗疫”的

    “我们现在是开足马力生产,多一件隔离服,多一个口罩,可能就多一份希望,现在公司的重点工作都围着防疫抗疫运转,疫情不退,我们就不会放松。”2月15日,斐戈集团董事长施云说。为了提高防疫物资产量,车间从早上8点就开始生产,员工们中午吃完饭后不休息,加班加点赶进度,一直到晚上8点结束,公司还整理出了特殊时期的员工宿舍,提供给加班人员休息,以确保口罩和隔离服生产供应量。
    斐戈集团在新冠肺炎开始之前,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次生产口罩和隔离服生产线的开通,是他们支持抗击疫情的又一重大举措。
    1月16日,施云看到媒体上报道武汉疫情的消息,以一个企业家特有的敏感,他认为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小事情。于是,每天都在关注此事的发展。
    1月22日,他意识到疫情的严重,通知企业相关人员购买了10000个口罩和12个额温仪。由于他的前瞻性,使企业生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1月26日,随着国家管控力度的加大,他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包括对企业所有的人员信息重新进行了登记紧急建立疫情应急处理机制,实时监控以及时掌握全体员工健康状况。通知已经回家过年的员工,如果是疫区和严重地区的,先暂时不用上班,并要求园区内入驻的企来也进行申报人员信息,分时段、分批次组织员工就餐;对公共场所每日进行消毒杀毒,全方位阻止疫情扩散。并根椐要求,推迟开工时间,等待相关部门通知。封城地区员工封城结束前可在家办公,集团将正常支付薪酬,分类分策妥善做好员工安置和保障,尽绵薄之力确保疫情不扩散。
    1月29日,斐戈集团再次做出决议,凡是入驻云裳谷时尚科技园的企业,主动减免一个月租金费用,共渡难关。云裳谷时尚科技园是宁波首家省级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目前一期入驻企业约50余家。仅此一项,斐戈集团就少收入一百多万元。这个决议的出台,比国家相关部门要求企业如果租用国有单位房屋经营的,减免两个月房子的规定早了一个星期左右。

    “现在大环境不景气,做企业的都不容易,这个时候更要守望相助。”施云告诉记者说。希望通过此举,鼓励和帮助园区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各级政府的号召和决策,增强和坚定园区小微企业的信心,更从容地度过疫情防控期,协力为今后的活跃繁荣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斐戈集团也开始向社会捐助抗疫物资和善款,先是以集团名义向鄞州区慈善总会捐资30万元,施云个人捐款2万元。随后,又向东钱湖管委会捐赠口罩39000只,部分口罩由施云亲手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这个时候,我们要尽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2月13日,斐戈集团又向宁波华美医院、第一院医院和总工会志愿者及赴湖北医务人员捐献1280套高端高密织睡衣。截止目前,斐戈集团共向社会捐助钱物达到60余万元,而他们的善举还在进行时……
    斐戈集团车间负责人严雪芬表示,企业刚刚开工,因为疫情还在蔓延,原本有500多工人,到岗的只有两百多人,在车间生产的只有70多人。他们立即调整了生产方向,推迟正在进行的外贸订单,立即将两条生产线转成口罩和隔离服生产线,并不惜代价购置生产口罩的原料。从2月15日开始,每天可生产数千个优质口罩和1500件民用隔离服,“明天,我们将首批生产出来的1000件隔离服送到华美医院非隔离病区。”
    在车间的另一端,布料堆积如山。提起这个,严雪芬十分揪心:“斐戈主做服装出口,这些原本是年后就要制作生产的订单,有英国的、澳洲的等等,但是现在只能搁置,公司面临巨大的损失。”
    对此,施云说:“现在哪有心思统计损失,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计成本、不计得失,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斐戈集团生产的民用口罩,印有“NBFY”字样,并配合宁波蓝禾医疗生产的熔喷片使用。每个口罩配8个滤片,可循环使用一周,是对口罩生产工艺的一种颠覆。“这种口罩可以水洗、也可以水煮杀毒,干了之后插入新的滤片,也就是熔喷布,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施云说,斐戈将加大力度组织防护物资复产扩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另据介绍,斐戈集团创建以来,公益一直伴随着其成长,其中,2010年,设立150万元的斐戈教育基金和宁波华艺服饰慈善基金100万元;2016年,设立250万元冠名慈善基金,为东钱湖中心小学教师奖励基金及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教育基金;2018年为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延吉市33名学生集齐了助学款;2019年向鄞州区教育局捐赠600只进口足球,总价值超十万元;2019年对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捐款10万元,助力台风灾后重建等,现已累计捐款超过2000多万元。
    “每一个人和每个企业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当下我们优先完成各种生产防疫抗疫用品,如果需要,我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施云董事长说。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