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昆仑山巅的周华堂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3-10-27 评论(0)
        身材魁梧,豪爽大气,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技术苛求完美,还有他那追求创新的态度、活跃的思维、博大的胸怀都属于这位风云人物,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聚酯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供应商和承包商——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的掌门人,他就是周华堂。
        在很多人的眼里,周华堂是一位难得的专家领军型人物。事实上,他从1989年获得高分子硕士学位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分配到中纺院工作,才华就开始显现,他的理智冷静,他的追求完美,很快使他脱颖而出。
     
    周华堂 中国纺织工程设计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昆仑山巅的周华堂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的前身是曾为中国纺织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即业内赫赫有名的中纺院。中纺院2007年重组加入中国石油,2009年底与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重组成立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目前业务已涵盖石油化工、纺织化纤、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
        领军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业务市场广阔的工程公司,他用最喜爱的乒乓球作比喻,就是追求卓越,永不言败。他不断思考和探索,带领他的杰出团队,朝着打造一个以技术为先导,能为中国石油化工、化纤纺织提供宽领域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而努力,并为此坚持不懈。
     
    技术创新  带动和提升聚酯和PTA产业的发展
     
        在很多人的眼里,周华堂是一位难得的专家领军型人物。
        90年代初,国内对聚酯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供需发生矛盾,改变我国聚酯生产技术的发展瓶颈在那一时期显得迫在眉睫,周华堂接受了当时被列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的仪征化纤八单元增容改造攻关项目。
        都说做设计难,但他一上任就致力于聚酯增容改造项目,成功实现了依靠自主开发技术和设备改造聚酯装置的先河。随后,周华堂带领中纺院采用该技术对仪征化纤另外三条聚酯生产线成功进行增容改造,1996年又对辽阳石化三条引进聚酯生产线增容改造,两次改造工程设计均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紧接着,中纺院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聚酯自主创新开发专有技术的豪迈征途,1997年依托聚酯增容改造成功的经验,他带队参加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仪征化纤日产300吨聚酯技术和成套设备开发项目并取得突破,这一攻关使聚酯生产能力再一次大幅度提升,标志着国产化聚酯技术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而周华堂的眼光不局限于此,他又带领团队向着聚酯产业的原料,即PTA的技术开发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历经数年,由中纺院投资并牵头,联合国内、国外科研院所、制造单位和生产企业等合作成功开发了PTA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2009年11月依托项目重庆蓬威年产90万吨PTA工程历时26个月顺利建成投产,打破了我国化纤原料工业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引领市场  从工程设计成功转型工程承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周华堂曾设想 “两头延伸”扩大经营,提出了“以工程设计为中心,开展工程承包”的口号,却因为资金,技术问题迟迟不能开展。
        随着国家逐步解除关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经济形势逐年变好,周华堂看准了江、浙、沪、粤、闽等地区民营企业在纺织工业的发展潜力,大力向当地的民营企业推广国产化聚酯技术和装备,引起了江浙一带企业的高度重视。
        1999年,周华堂与第一家民企浙江恒逸顺利签约,首次承担了15万吨聚酯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即EPC总承包),工程投料车在2001年一次试车成功,项目技术指标均到达了合同规定。
        这个项目的顺利运作,让向来一直不愿情愿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周华堂更加充满了自信,对国内市场的开辟也在他的谋划下如蛛网星罗密布的摊开,短短几年,他带领团队,不断取得项目突破,截至2010年底,聚酯工程总包项目已超过了100多项,占领了国内聚酯产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不仅如此,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与印度、巴基斯坦、阿联酋、埃及等签署完成了6套聚酯工程,朝着国外工程公司的目标在努力着。
        周华堂始终认为,前人已给我们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承前人辛勤的革命成果,不畏惧失败,应难而上;我们要将市场扩大到海内外,要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科技和创新的制度去实现企业发展、转变、和谐。这是他的理想。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