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周海江:红豆“突围”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3-09-17 评论(0)
    如果偶尔见到周海江,你会猜想他是教授、学者、或是IT或通讯行业的CEO,很难想到他是乡镇企业家;走进周海江,你会发现他外表虽十分儒雅、平和、书生气,但他的内心却燃烧着火热的创业激情与创新精神。
     “我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第二代人物,在红豆22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参与了17年,应该归类于创业者。”在周海江身上,既有第一代企业家不畏艰难、勇于创业的冒险精神,也有新一代知识型企业家运筹帷幄、纵横开阔的创新品质。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年仅39岁的周海江征服了关注全球经济热点的《福布斯》,成为50多年来荣登其封面的中国内地服装企业家第一人。

    周海江 红豆集团总裁

    周海江
    :红豆“突围”

        周海江非常谦和,说话缓慢,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中国服装业现状,他有着清醒认识:“后配额元年”的中国服装业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获,2004年11月落幕的第98届广交会上,服装成交额比上年下降了10.1%。
        中国是众所周知的服装大国,目前却因为不是服装强国而承受了越来越多的无奈。中国服装如何突围?如何改变只给国际品牌做代工赚取微薄加工费的命运?红豆集团的回答是创新。

    红豆专利
    从“制造”到“创造”

        周海江善于思考,在20年左右的经营生涯中,对专利的重视,就是他带给红豆的贡献之一。
        周海江一直引导红豆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红豆专门有一名副总主管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设立科技办(质管办),来负责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日常工作。科技办下设8个分支机构,负责纺织服装、毛线、机电、橡胶、锦纶丝、农林、轻工等的专利申报工作。
        在红豆,每申请一项专利,将得到集团一万元的奖金,专利开发者也将得到优厚的奖励,专业技术转为产业化生产后,专利开发者还将按销售比例提成。到位的激励措施,使科技人员爆发了极大积极性。
      在2002年开始运作之后,科技办已在红豆集团内部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技术推广、保护知识产权的网络,形成横向各三级企业之间的协作,纵向各供应商、销售代理商、仓库、客户之间的交流,并根据需要产生纵横向交叉的信息传递。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先进技术带动设计、工艺、制造、管理水平的快速反应。
    这一发明体系周海江花了不少心思,他希望通过努力,逐步推广科技创新,在红豆建成集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进而启动全集团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红豆集团中长期科技战略的宏伟目标。
      2004年,红豆被列为国家专利试点企业。在2000年,红豆专利不过5件,到2006年已经达到226件,包括多项发明专利,7年增长了40多倍。红豆专利申请量一直位列无锡企业前茅,且所有专利全部转化为产业化生产。

    品牌红豆
    从大众走向高端

        周海江胆识过人,他1989年刚到红豆集团工作初期,就向厂部提出创名牌的设想。那时,很少有人舍得花钱去做广告,周海江却坚信这是当时企业的最佳出路,提出在中央电视台投资160万元做广告。这笔钱等于工厂全年的利润,弄不好就打水漂,而实践证明,当年的160万产生的效果比现在花上1个亿还要强,红豆品牌也由此较早地印入了消费者心中,产品销路迅速拓展,红豆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红豆集团就树立了品牌发展意识。1984年,红豆率先在全国进行企业第一个商标的注册,并随即进行了保护性注册。为更好地管理商标,红豆集团又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专门成立商标科,安排专人管理商标事务。迄今,红豆集团已在34大类商品和1l大类服务性商标上注册,又在54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商标注册。此外,该集团又将“虹豆”、“红豆树”、“相思豆”等与“红豆”发音相同、结构相似、意思相近的商标也进行了注册。
        和品牌相得益彰的,是红豆推出的产品。2004年11月21日,由红豆和著名设计师王鸿鹰联手打造的“Hodo”高档女装在北京饭店一亮相就受到业界追捧。周海江说,红豆要想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名牌,必须抢占高端设计。
        为了配合红豆进军高档服装市场,红豆启动了企业新形象,加强了终端销售网络建设。新的企业形象还解决了红豆品牌进军国际市场不好发音而不利于品牌传播的难题,因为红豆全新的Logo——反以前红豆Logo的具象,而是以音译字母Hodo为设计创意。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