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向仲怀 夏庆友:抢占丝绸之路新起点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3-09-17 评论(0)
     
         向仲怀院士头发花白、波澜不惊,夏庆友教授正值当年、开朗健谈。师徒俩人对幸福的理解惊人一致:能够有机会专心致志做事,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担负起国家民族的责任。
        家蚕基因组研究给了两位科学家扛起责任的机会。向仲怀院士为此项穷尽毕生精力,曾经三辞西南大学校长职务,原因是“不想再欠家蚕基因组研究巨债”;夏庆友教授为此放弃在日本的高薪和地位,携妻回到祖国投入奋战,为的就是“把21世纪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科学家总是这样:因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科学世界而指挥卓越、思想单纯。在旁人看来难以企及、为之惊叹的付出与艰辛,反而能让他们最深刻的感受到幸福。

    向仲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庆友 西南大学教授

    向仲怀 夏庆友:抢占丝绸之路新起点

        2004年12月10日,以西南农大为第一作者单位的家蚕基因组研究论文《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刊登于《科学》杂志,这是近百年来我国在《科学》杂志发表家蚕研究论文“零”的突破。
        家蚕研究是一个全方位的产业,除了丝绸之外,在医药、病虫防治等方面也有应用。家蚕基因组的研究突破被认为我国继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向仲怀院士和夏庆友教授因此获得2005年桑麻基金纺织科技奖,种种光环背后,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辛,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生?

    和日本人竞争

        这个基因框架图是和日本人“抢”来的。向仲怀院士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在家蚕基因组的研究上,日本是30分,我们是60分。”自豪之中,是“战胜”日本人之后的扬眉吐气。
    2003年5月18日晚,是夏庆友终身难忘的一夜。就在那一夜,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研究,无数次在“干还是不干”的权衡之后,夏庆友要和向仲怀院士、周泽杨、鲁成、吴大洋做出最终决定。
        当时日本政府投入50亿日元作为专项投入,而中国正处于“非典”时期,人员联系和往来都不方便。而且日本已经开始了几个月的研究工作,再拖延只会丧失机会。当夜,决定浮出水面:立即启动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夏庆友,这位绘制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年轻主帅开始工作。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等国家立项、投入,西南农大蚕学实验室拿出全部家底——多年积累的10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开始研究工作。后来又和中科院达成协议,双方各投入3000万元用于该项目。
    2003年6月11日,夏庆友和同事们进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6月18日,西南农大和华大基因中心正式开始家蚕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从此,华大基因中心的机器就没有停止过运转,研究人员也开始了每天从早上九点到凌晨两点的工作,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0月份。
        测序仪器以每天产生10万条数据的速度高速运行,300多名工作人员和120多名技术人员也在一起“高速运转”了3个多月,大家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吃饭基本上以盒饭为主,每人平均吃了300多个盒饭。

    抢来的基因框架图

        2003年8月25日,北京酷暑,家蚕基因组计划工作组的成员们心里却有了终于可以舒一口气的凉快——框架图出来了。此时,日本同行还没有传出测序完成的消息。11月15日,家蚕基因组在重庆向世界宣布了研究成果后,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国家的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纷纷发来贺电,并希望合作。
        日本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确实,正如向仲怀院士所说,这是一件“中国人相信日本能做到,日本人却不相信中国人能做到”的事。日本在震惊之余,立即派出考察团到重庆,寻求再次合作。2005年,日本蚕丝协会授以西南大学中国家蚕基因组科学进步特别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这一蚕丝科学的最高国际奖项,也是这一最高国际奖项设立75年来首次颁发特别奖。向仲怀院士没有亲自前往领奖,向院士认为这是表达不卑不亢的好方式。对于日本科学家真诚的希望中国蚕学专家给予帮助的,向仲怀院士说:我们愿意和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合作,日本人也不例外。
        家蚕基因组测序完成,框架图已经构绘,论文已经发表,各界好评如潮......在外界看来,一切似乎功成名就了,而在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和他们的同事心中,这不过是个开始,新丝绸之路才刚刚起步。“感觉压力更大了,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觉得老有做不完的工作。”——这是师徒二人共同的表述。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